歡迎訪問金年会網站!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快訊鍊接 >> 信息公開專欄 >> 正文

金年会2021年工作總結

發布時間:2022年07月02日 20:41

(征求意見稿)

2021年,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為突破口,以“雙高”建設和提質培優工作為切入點,認真落實“三重一大”議事規則,聚焦“升本”工作,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産教融合校企合作、“雙師”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社會服務與輻射能力得到增強,人才培養質量和内涵水平不斷提高,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穩步提升。現将2021年主要工作總結彙報如下:

一、堅持黨的領導,持續強化政治引領

(一)凝聚共識,紮實推進政治建設

學校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把理論學習與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凝聚成為推動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的思想共識。開展“兩優一先”表彰活動,表彰90名“優秀共産黨員”、10名 “優秀黨務工作者”以及10個“先進黨支部”,在基層黨組織中形成了創先争優的良好氛圍;開展巡察整改“回頭看”,梳理巡察組意見建議23條,制定整改措施102項,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實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通過黨校團校培訓、視聽讀頌、思政在線、主題黨日、築夢學習等方式,讓紅色基因深植廣大師生心中;開展新時代吉林黨支部标準體系(BTX)建設試點工作,落實教學一線基層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要求,全年發展教師黨員19人,學生黨員230人。

(二)強化培養,提升幹部綜合素質

學校樹立科學用人導向,修訂完善幹部管理制度,規範幹部選拔任用和管理工作程序,2021年,處級幹部輪崗交流24人,提拔任用正處級幹部2人、副處級幹部4人、教學正職2人、教學副職4人、科級幹部8人;積極推進幹部教育培訓相關工作,組織學校市管幹部參加了十九屆五中全會輪訓等學習,不斷提高幹部能力;完成全市個報專項整治“回頭看”和因私出國(境)管理工作專項檢查工作,通過對幹部的規範管理,加強了領導幹部的政治意識和規矩意識。2021年,學校有20名教師做為兼職教師進入市委組織部兼職師資庫。

(三)聚焦特色,抓牢意識形态工作

學校持續推進“文明校園”創建活動,聚焦網絡加強宣傳陣地建設,官方微信公衆号共推送文章184篇,使其成為師生了解校園的“第一窗口”;完成了2021年度新版校園宣傳片、宣傳畫冊、宣傳短視頻制作,作品《吉林首位“最美教師”——高文銘》榮獲長春市委宣傳部舉辦的“我身邊的黨員故事”短視頻征集活動一等獎;開展喜迎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在校園網站開設“黨旗飄飄”專欄,對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進行動态跟蹤報道,組織開展慶建黨100周年書法繪畫攝影展、“牢記百年使命、唱響時代之音”歌詠比賽、建黨百年保密知識競賽等活動,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四)規範管理,不斷完善制度建設

堅持民主集中,規範會議流程。不斷強化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規範了學校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和學校雙周調度會的相關工作流程;做好信息公開,加強合同管理,服務師生群衆,保障學校利益。及時公開了校務、财務等相關信息,規範完善了合同審批流程,充分調動了廣大教職工的民主參與、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積極性,加強了學校的民主與法制建設;落實保密責任,調整了學校保密工作委員會成員,做到保密工作與業務工作同時部署,同時落實,彰顯了保密工作在“保安全,保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全年未發生洩密事件。

(五)創新載體,厚植思政紅色基因

學校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持續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将國家安全教育融入思政課教學之中,創新構建高職院校特點的“四位一體”思政教學模式,《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被省教育廳推薦參加第二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圍繞“中國精神、中國之治、家國情懷、責任擔當”四大模塊開發了《長春故事》等18門選修課程;培育校級創新團隊2個,青年骨幹教師5名。江舶誠老師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被省教育廳推薦參加第二屆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展示。

(六)以案促改,護航學校政治生态建設

學校結合“轉作風 正行風 樹新風”專項整治活動,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出台《以案促改工作實施方案》,聚焦案件涉及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缺位問題,建立整改台賬11個,梳理問題94個,制定整改措施140條,淨化了學校的政治生态;高質量開好學校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達到了幫助同志、增進團結、促進工作的目的;積極開展警示教育,組織全校副科級以上幹部赴長春市廉政教育基地參觀學習,用好反面教材,以案釋德、以案釋紀、以案釋法,确保各級幹部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二、深化内涵建設,辦學水平穩步提升

(一)以“雙高”建設引領,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一是積極推進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國家、省級“雙高計劃”“提質培優”項目建設,組織召開6次推進調度會,完成省級雙高校和10個高水平專業群的申報工作,現已獲立項;做好了“雙高”建設所需設備的驗收,加強了硬件建設;推選3個“産教融合、提質培優”案例申報國家評選;其中新金享典型案例獲得“全國職業教育大會雙高建設典型案例”優秀獎;推進了長春市“提質培優”四大工程和學校“十四五”規劃各專項規劃的相關工作。

二是重點聚焦升本工作。完成學校舉辦本科層次職業學校的論證報告及佐證材料,順利通過吉林省高評委專家組到校實地考察;對照分析《本科層次職業學校設置标準(試行)》,協調相關部門解決土地和房屋不動産登記證等問題,現已完成所涉房屋《未登記房屋确權審查表》的審批、規劃竣工核實測繪、房産測繪、房屋安全質量鑒定,不動産登記工作有序推進。

三是加強專業調整建設。持續推進國家雙高、吉林省雙高專業群建設,完善專業布局,優化專業結構,形成“1+10+N”三個梯度協同發展新格局;結合學校專業布局和行業發展情況,進行專業動态調整,學校2022年計劃招生專業總數65個,新增種子生産與經營1個專業,暫停汽車電子技術(四年制)、電信服務與管理(三年制)2個專業;完成2021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工作。

四是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項目。成立吉林省1+X證書制度試點協調推進辦公室,确定了吉林省職業技能等級證書(224個)考核費用标準;有序開展學生培訓、教師考核等工作。2021年,信息學院等5個學院共153名學生1+X證書考核合格,合格率為63%;機電學院等6個學院42名教師參加1+X證書培訓審核,38名教師獲得培訓師證書。

五是豐富學校辦學職能。成立藝術學院,拓展了學校藝術類辦學職能;成立長春鄉村振興人才學院,圍繞鄉村振興、人才振興,打造新時代“三農”人才創新創業的新高地,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推進職業通識館、大學生事務中心建設,進一步豐富了育人載體。

(二)以校企合作為平台,深化育人模式改革

一是深化校企合作、産教融合組織建設“網絡安全産業學院”等13家産業學院,制定建設方案及任務書,目前已有9家産業學院完成簽約儀式,取得系列标志性研發應用技術研發服務成果,為企業創造年均3000萬元經濟效益;組織完成了機電、信息等6個職教集團進行辦學信息填報,教育部将依據信息填報情況适時組織認定實體化運行職教集團;組織開展“1221校企合作日”“吉林省中高職貫通人才培養聯盟成立大會”、“職教集團年會”等系列活動,進一步豐富校企合作内涵。

二是推進實訓基地建設。2021年,先後完成了軟件應用技術産教融合實訓基地、工業機器人應用編程實訓室等49個實訓基地(實訓室或實訓中心)的建設工作;與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态研究所達成戰略合作關系,雙方以現代農業示範基地、現代分子育種基地、科教協同育人實習實訓基地為載體,在前沿基礎研究、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示範與推廣、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三是積極參與職業技能競賽。學校積極改革學生技能競賽制度,營造了“院院辦賽、人人參賽”的競賽環境,提高了我校學生技能賽事水平。學校承辦了“202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軟件測試賽項”,榮獲一等獎3項,三等獎3項,承辦了吉林省職業院校學生技能大賽18項,榮獲一等獎37項,二等獎42項,三等獎36項。2021年8月24日,聚焦職教發布“2019-2021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院校獲獎總數排行榜(TOP100)”中我校位列9位。

三、厚植育人土壤,培育體系持續深化

(一)實施“三全”育人,培養技術技能人才

一是豐富育人方式,注重素養教育。成立了勞動教養教研室,以《藍星職業人成長工程》為依托,對學生深入開展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勞動實踐教育、美育教育、人文素養教育及工匠精神教育;學校社團全員進駐“青年之家”,開展了黨史教育系列主題活動和社團活動;舉辦第十一屆校園科技文化體育藝術節、“雙五論壇”系列活動;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心理劇大賽、青春健康項目演講比賽等活動做好學生心理工作。

二是提升綜合素質,着力士官培養。按軍地聯合培養協議,學校對定向培養士官進行準軍事化管理。學校現有在校士官生450人,其中應用韓語383人,網絡技術67人。年底将有98人前往部隊進行崗位實習。學校與軍隊攜手育人,成功探索實踐了一條特色鮮明的士官生培養之路。

(二)加強師資建設,打造高水平團隊

一是師資培訓多措并舉。全年完成“清華大學多模式混合教學改革培訓項目”、“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專業建設”等多項師資培訓工作,共計1000餘人參加培訓;完成引培博士及考核相關政策,為師資隊伍結構重塑升級奠定基礎。

二是名師引領碩果累累。王軍、李國慶、李明革等5人入選新一屆全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張永華、姜福佳獲評吉林省第十六批享受政府津貼專家;張春玉老師獲評長白山領軍人才,信息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教學團隊獲批“吉林省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團隊獲批“第二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學創新團隊”。

(三)拓寬招生與就業渠道,推進招生就業工作

一是合理制定招生計劃。積極與中職學校及企業合作,采取“定向培養士官”、“聯合培養”、“3+2”等多種招生模式,大力開展招生宣傳,2021年計劃招生4718人,共錄取新生3394人,報到率為95.6%。

二是提升就業能力。2021年新增省内外就業基地102家,儲備優質就業單位600多個,15000多個崗位供畢業生選擇。2021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5.03%,畢業生留省就業率為77.16%,高出省規定指标1.47個百分點。

截止2021年8月31日,我校2021屆畢業生就業率通過國家教育部、省教育廳認定,确定為95.03%,畢業生留省就業率為77.16%,高出省規定指标1.47個百分點,留省畢業生中35%左右在本省國有企業工作,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留省就業率均位列省内高校前列,目前,通過教育部、教育廳、學校三方跟蹤、調查,畢業生在省内工作穩定,畢業生留省工作受到省領導的高度肯定。

四、産學研用結合,社會服務能力增強

(一)支持科研創新,着力成果轉化

一是加強縱向項目研究與管理。2021全年組織申報各級各類縱向科研項目(課題)210餘項,目前已經獲準立項87項; 2021年度各級各類課題(項目)結項70項,其中廳級以上課題(項目)結項39項。

二是提升橫向技術服務水平。依托8個産教協同應用技術中心,鼓勵教師從産品研發、技術攻關等實際需求入手開展橫向技術服務,2021年立項橫向科研項目19項,國家授權專利104項。

三是提升教師科技創新能力水平。組織13個團隊共計15名教師申報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參加線上培訓課程;推薦8名選手參加2021年度吉林省科普講解大賽,獲二等獎1名,三等獎2名,學校獲優秀組織獎。

(二)提升服務能力,構建長效機制

一是全面開展社會培訓。2021年,面向社會開展各類職業培訓1526人次,承接社會各類考試59900人次,開展繼續教育、學曆教育271人次。

二是拓寬社會服務渠道。學校是退役軍人(長春)培訓基地,為退役軍人提供就業創業培訓服務;學院夕陽紅課堂上線,成為2021年度吉林省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項目;思政部教師成立黨的理論宣講團,為長春公交集團東盛車隊、威海社區、園丁花園社區進行黨史宣講,宣講對象近千人。

三是積極助力鄉村振興。學校成立長春鄉村振興人才學院,成為長春鄉村振興人才培訓基地。鄉村振興人才學院聚焦“培訓教育、實踐探索、智庫資政、服務基層”功能定位,舉辦了“全市農村基層幹部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全市鄉鎮組織委員、街道黨辦主任專題培訓班”等五個培訓班,全市農業農村書記、駐村第一書記、鄉鎮組織委員、街道黨辦主任等738人參加了培訓。

五、深化合作交流,不斷提升國際影響

(一)引進優質教育資源,開展中外合作項目

完成贊比亞海外分院院長的聘任工作,正在積極推動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标準輸出的落實工作;推進“中文+職業技能”項目建設,組織召開《工業漢語》教材編寫培訓會議,同步開發分期出版4本《工業漢語》教材。

(二)促進學生交流,培養國際化人才

疫情期間,及時關注日本、韓國留學政策,繼續為學生争取“專升本”、“交換留學”(免學費)項目,本年度有9名同學赴韓國留學;與韓國鮮文大學合作舉辦旅遊管理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計劃2022年列入招生計劃。

(三)逐步完善涉外制度體系建設

完善《金年会關于教師因公長(短)期出國(境)管理辦法》、《金年会海外員工培訓中心管理辦法》、《金年会國際協同創新中心管理辦法》、《金年会來華留學工作管理辦法》等制度建設。

六、規範後勤管理,涵養文明校園生态

(一)建設智慧校園,提升信息化水平

一是智慧校園支撐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完成了主校區高速無線網絡工程施工和優化,實現了衛星校區教學辦公區高速無線網絡全覆蓋;完成了校園網絡安全等級保護二期建設項目,提升了校園網絡安全等級;完成了校園華為雲計算中心和鲲鵬國産化計算中心建設,全面開啟了國産化應用研發與人才培養工作。

二是應用系統軟件集群建設方面。完成了學校數據中心與應用系統搭建,校級統一身份認證系統、數據中心系統、應用管理平台全面推廣使用,OA域、學工域、人事域輕應用系統集群初步建成,到目前為止,共上線輕應用系統140個,業務系統師生覆蓋率近100%;以“5G+信息智能”産教協同應用技術研發服務中心為依托,以自主研發模式,進一步開發和升級了職稱評聘等應用系統,并積極進行成果推廣,進一步深化了應用技術研發與項目化教學改革,全面助力學校信息化水平提升。

(二)建設節約校園,提供優質服務

一是資金管理高效節約。大力宣傳節水、節電、節材,開展節能減排系列活動;實施預算管理,實行快執行進度預警,避免形成存量資金;與基本賬戶開戶銀行溝通,将銀行存款利率從每年0.35%提高到每年1.61%,增加銀行利息收入4.6倍,合計23萬元;及時把握運用稅收優惠政策,成功退稅款15.59萬元,促進學校資源節約和科研發展。

二是維修改造保質保量。完成了信息學院實訓室、藍星廣場路面維修改造、學生公寓供水維修改造等大型項目相關工作;做好了了校内小型維修改造項目20餘項;做好了供暖、供電等系統的運行、供應、維修、維護工作,實現了365天24小時全天候服務,全年共完成各類維修12400餘次。

三是餐飲服務安全衛生。整合資源,完善職能,對餐飲中心的環境進行了集中整治,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定期對餐飲中心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和維修,确保餐飲中心安全運行。融入了新的文化元素,設立了多個特色窗口,開設了大學生超市和豎正茶飲,豐富了師生生活服務平台,改善了就餐環境。

四是企業改制如期完成。在上級主管部門要求的時限内完成了學校藍星賓館、學生實習中心兩所企業改制工作。

(三)建設平安校園,護航學生成長

一是疫情防控常抓不懈。根據疫情防控形勢不斷修訂和完善疫情防控方案和應急預案,做到分工明确,責任到人;完成了師生新冠疫苗第一針、第二針接種工作,組織全校師生萬餘人進行了多次核酸檢測;完成了公共場所的日常消殺工作,保障了各項大型活動的疫情防控。

二是安全教育深入人心。聯合駐地派出所、社區、消防等多部門,開展理論講解、實地培訓、實戰演練等系列活動,着力提升校園安全防範能力;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百日攻堅” 治理行動等專項整治活動,做好校園安全及周邊亂象專項整治;确保全校師生安全。

(四)建設民主校園,提升幸福指數

一是不斷加強民主公開。召開學校第三屆教代會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及第六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職稱評定等相關文件,加強了校務公開工作透明度,保障了教工民主參與、民主監督的權利。

二是積極開展各項活動。組織第一屆教工乒乓球比賽、第五屆教工排球比賽、教師節“師情花藝”插花活動,展現了教職工良好的精神面貌;對1237名教職工進行生日慰問;落實教職工集體福利,大力推進“職工之家”及“職工服務站”建設,切實維護了教職工權益。

三是籌備召開婦女大會。按照市婦聯的要求,結合學校女職工多的特點,積極籌備組建學校婦聯會,為召開學校第一次婦女大會做準備。

下一條:金年会2022年度工作計劃

關閉

XML 地圖